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00    次浏览
编者按:10月14日,2016安亭国际汽车金融论坛在上海举办。本次论坛以“洞见趋势创赢未来”为主题,众多专业人士就2016年汽车金融领域的思考、收获、经验等畅所欲言。搜狐汽车作为本次论坛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,将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新报道。以下为高峰对话:泛资产管理时代下的汽车金融。 话题四:互联网金融——大资管时代,汽车金融资产如何实现高效流转主持嘉宾:陆梅对话嘉宾:光大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戴秋生先生。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产品注册登记中心总监罗以弘先生。北京中关村融汇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冀川先生。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金融业务总部总经理赵熲先生。杨冀川:谢谢主持人。这个名字还挺长,不是特别清楚我们在做什么,我自己也在想我们到底在干什么。可能举国上下监管也在想,中国的新金融板块,互联网金融到底是怎么发展。一系列的监管方案,所以的确,这跟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进程也是相关的。我记得现在是第三届论坛,第一届是2014年年底,当时我还在平安陆金所,当时接到王总的邀请,特别想来,的确没有能来。原因现在也可以在这里聊,当时我们现在真在做两单汽车金融的资产证券化,而且某部的主任亲自打电话叫停我们这两单车贷的资产证券化。所以当时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,我也特别想来,但是当时没有成行。 现在两年之后,某会某部的某主任现在已经不在其位了,但是咱们这个汽车金融以及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市场,我觉得还是在蓬勃的发展。而且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。不论从规模上讲,还是从参与者的市场的活跃度来讲,都非常的快。按照现在说得不好听的话,台湾的台独叫得再厉害,也阻挡不了我们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的进程。所以汽车金融这方面的发展,肯定不是以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这个我觉得也是标志了我们新金融板块的发展的进程。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向,主持人也说过,这个板块是怎么来对接汽车金融这一块。在座的两位银行界的朋友,以及保险的,我们这个也是属于保险下面的,我们是阳光保险下面的。所以对保险行业怎么对接,我们也比较熟悉。这个您放心,在这个行业里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,互联网金融对于汽车金融,乃至中国的资本市场的补充,我觉得是个拼缝的概念。银行的老大哥完全不用担心会蚕食你们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。我们顶多就是,充其量就是一个拼缝。好在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过程中,给我们留下的缝还比较大,所以这给我们也确实创造了不少的机会。我记得2013年8月份,我们开始在平安陆金所做个人的消费的金融,主要是车贷的资产证券化的时候,我们当时干了一件事,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第一次把银行的资产介绍到保险行业。我们当时第一单的车贷的资产证券化出来之后,我带队跑了中国几乎所有的保险资管,得到的回答都是说,这东西看着挺有意思,我们得研究研究。包括当时的平安资管。最好的是说,我们要看五个月,看完五个月之后还得报到会里去,批不批不太好说。 所以我们2013年8月份做了第一单,一分钱都没有卖出去,大概两个亿是试单。第二单是9个多亿,卖出去一半,当时险资没有一个进来的。到了年底的时候险资依然没有进来,到了2014年3月份,我们当时卖了70个亿,到那个时候,70个亿,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险资,而且是大概五到六倍的超额认购,我们都没有到市场上去卖,所有的险资都是跑到这里来找,说这个太好了,我们全额认购。这个不行,最后分了大概五家左右。所以这个过程来看,这个事情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。在中国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下,险资能够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大买方参与进来,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,汽车金融发展的一个福音了。美国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初的时候的资本市场的发展非常像,那时候险资进来,使得美国的结构化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有了一个飞跃。这是第一件事,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。第二件事,我还是想回到拼缝的这个概念,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也好,或者资本市场也好,对接的,我们按照汽车方面来说,可能更多的是金融租赁,融资租赁可能进来的也不太多。以往是4S店、经销商等等。整个行业的渗透率,还有租赁资产对于整个广大的老百姓的受益,可能还是非常小的比例。尤其是看美国的市场,它的汽车的二手车的交易规模也好,或者说整个在汽车行业的比例也好,咱们中国的这方面,说实在的还是刚刚起步。而且在这个方面,可能和金融租赁公司、汽车租赁公司之外,有很多的缝隙,我们这样的机构和很多融资租赁公司,可以进来把这一块做起来。这是一个。所以我们可以往下沉,偏远地区的二手车等等,可以往下走。这是一个。第三个还是拼缝的概念,昨天我跟一些朋友聊天,主要的汽车租赁行业的,金融行业的资金来源还是银行。这也不奇怪,因为中国一百五六十万亿的金融资产,可能90%、95%以上都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。当然这也反映了中国金融有待发展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,成熟的金融体系,金融资本背银行,这样的风险也是巨大的,另外效益也是有待提高的。在这种背景下,我觉得,直接汽车金融对接资本市场的这条路应该打通。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不少了,但是这条路还是应该做得更多。从中国的融资的覆盖率来讲,在中小企业或者是租赁行业,在美国应该是80%多的资本市场覆盖率,但是中国可能百分之十几。也就是中国的融资的来源,钱的来源还是远远的不够,它的来源基本上还是集中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。这个融资成本还是偏高,因为作为银行来说,中国的银行大家也都知道,银行的朋友过得很舒服,躺着就可以挣钱。就是说,因为你往外界的成本,再低也是百分之六点多,央行的借款利率。你投资的利率已经降得很低的,百分之三点多四点多。所以我们把金融资产,如果打包或者资产证券化到资本市场上对接的话,我们的融资成本会大大低于银行的钱。大家都知道,银行的钱是最便宜的,其实和资本市场比起来,效率也好资金成本也好,至少跟银行还是有一拼的。所以在拼缝的过程中,咱们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。希望在座的朋友们,跟银行一起把中国的汽车金融一起做大,让它的覆盖率,让老百姓得到的金融服务,汽车的服务和金融的服务,都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好。谢谢。我们奋斗的目标就是说,有钱的人,有了这么多钱以后不用非得买宾利或者迈巴赫、法拉利什么的,有了钱以后可以用来投资理财产品,这个理财产品就是某一种资产证券化出来的金融产品。这个资产证券化的底层资产,就是像工薪阶层,所谓的屌丝族,他们没有多少钱,但是每个月的付款可以足够养活他们的房贷和车贷。那这个房贷和车贷使得工薪阶层的人也能开上,哪怕是mini cooper。所以这一环套下来之后,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就可以慢慢的变小一点,让老百姓挣钱的人也能住上房子开上车。有钱的人也不用把钱全都糟践在法拉利上,可以弄点理财弄点利息,最后变得更有钱。这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目标。在这方面,我们跟银行一起,咱们把这个缝拼齐了,这个事就好办了。